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免费8

收藏

邹汉法、刘伟教授《Biomaterials》联合发表新成果

时间:2011-05-25      阅读:480

近日,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将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成功地应用于组织工程肌腱组织分子机制的研究中,在蛋白质水平上探索了机械应力对组织工程肌腱构建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Biomaterials杂志上。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课题组的邹汉法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刘伟教授为这一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邹汉法近年来主要从事微分离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生物分离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应用、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和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Angew. Chem. Int. Ed.,J. Proteome Res.,Proteomics,Anal.Chem.等IF>5的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刘伟教授近年来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开展瘢痕基因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发表SCI论文近50篇,包括国外杂志特邀综述5篇。

组织工程肌腱的形成涉及多种分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如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只能针对某几个基因或蛋白分子,不足以*解释其形成机制。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实现了蛋白的大规模鉴定,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包括细胞外基质形成、胞内信号传导、细胞骨架构建以及炎症应答等细胞功能在力学刺激前后的显著变化,实现了与组织工程成腱过程相关的目标蛋白筛选。

该工作不仅为研究机械应力在肌腱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而且对组织工程组织发生、发展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源:生物通
 

上一篇:Nature新闻: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改革建议 下一篇:Nature新闻:中国艾滋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