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ADW系列转轮吸附成套设备
品牌
生产厂家厂商性质
所在地
产品详情:
一、 VOC浓缩装置的概念
低浓度废气的燃烧和回收时,处理风量变大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大规模的设备,而且产生运行成本膨大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通过使用VOC浓缩装置可以将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浓缩到高浓度、小风量,从而减低设备费用和运行成本,实现高效率VOC处理。
*VOC:Volatli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二、 VOC浓缩转轮的种类
使用我公司的技术使各种疏水分子分子大量地浸渗到陶瓷蜂窝中,再经高温燃烧,生成的物质可以挥发非常高的VOC吸附性。另外,根据素材工程的结果,作为具有非常高安全性的产品得到了国内,国外(美国/欧洲/韩国/中国台湾/其他)的客户的广泛利用。选定,混合使用废气所含的最合适VOC的分子,能够提高VOC净化、浓缩的效率。
种类:ⅠⅡⅢ Ⅳ Ⅴ5种
耐热性:不燃
耐热温度:500℃(转轮部分耐热)
再生温度:150~200℃
*上述再生温度为标准规格的再生温度,高温耐热规格特殊规格的话,再生温度可达300℃。
2.1 600mm厚度高性能吸附转轮
不需要改变转轮直径,处理风量比从前的吸附转轮可以提高50%以上。对于从前需要几台吸附转轮并列运转才能处理的大风量系统,采用1台600mm厚度的高效率吸附转轮就可以处理。对于比较难于吸附的VOC也可以进行有效处理。
*上述再生温度为标准规格的再生温度,高温耐热规格特殊规格的话,再生温度可达300℃。
2.1 600mm厚度高性能吸附转轮
不需要改变转轮直径,处理风量比从前的吸附转轮可以提高50%以上。对于从前需要几台吸附转轮并列运转才能处理的大风量系统,采用1台600mm厚度的高效率吸附转轮就可以处理。对于比较难于吸附的VOC也可以进行有效处理。
三、 VOC浓缩装置的基本原理
浓缩转轮区分为处理区、再生区和冷却区,浓缩转轮在各个区内连续运转。
含有VOC的被处理空气通过前置过滤后,送到浓缩转轮的处理区。在处理区VOC被吸附剂吸附除去,空气被净化后从浓缩转轮的处理区间排出。
吸附于浓缩转轮中的VOC,在再生区经热风处理而被脱附、浓缩(5~15倍的程度)。
而且浓缩转轮在冷却区被冷却,经过冷却区的空气,再经过加热后作为再生空气使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四、 VOC浓缩装置的特点
我公司的VOC浓缩装置,搭载了本公司积蓄了3多年的蜂窝式转轮制造技术以及各种机能性物质涂层技术之大全制造出来的高性能浓缩转轮,并将其作为心脏部分的VOC污染空气浓缩净化装置。
高性能、高效率:将吸附性的疏水性分子筛或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使用,对于范围广泛的VOC种类、不同的各种运转条件,都可以充分提供足够的性能
高沸点溶剂的处理:使用疏水性分子筛时,利用不燃性、高耐热性的特点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再生。因此、对于使用活性炭时因为有再生温度限制而无法处理的高沸点VOC,也能够处理。
惰性:即使是苯乙烯的环己酮等具有热聚合性高的VOC,也能使用疏水性分子筛高效地进行处理。
清洗和活化:心脏部分的浓缩转轮因为是在高温下烧结处理而成的,*是无机物的结合体。如果发生蜂窝通路堵塞时,可以进行水洗。另外、分子筛转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热处理进行高温活化(选项,需要事先商定)。
五、 VOC吸附浓缩装置的应用范围
1. 各种喷漆车间(汽车制造、造船、飞机制造、钢铁制品、树脂制品等等)的排气处理
2. 各种印刷车间(凹版印刷、建筑装潢材料印刷、其他各种印刷过程)排气处理
3. 干法层压纸制品、镀膜加工过程的排气处理
4. 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过程的排气处理
5. 液晶显示屏(LED)制造过程的排气处理
6. 锂离子电池制造(电极形成工序、电解液充填工序)过程的排气处理
7. 大型研究设施的通风厨的排气处理
六、 各种VOC对应性能一览表
种类 | 名称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脂肪族 | n-乙烷 | ○ | ◎ | ◎ | ○ | ◎ |
环乙烷 | ○ | △ | △ | ○ | △ | |
酒精 | 甲醇 | △ | △ | △ | △ | ○ |
乙醇 | △ | ○ | △ | △ | ◎ | |
n-丙醇 | ○ | ○ | ○ | ○ | ◎ | |
异丙醇(IPA) | ○ | ○ | ○ | ○ | ◎ | |
n-丁醇 | ○ | ○ | ○ | ○ | ◎ | |
二丙酮醇 | ○ | ○ | ○ | ○ | ○ | |
酮 | 丙酮 | △ | △ | ○ | △ | ◎ |
甲基乙基甲酮(MEK) | ○ | ◎ | ◎ | ○ | ◎ | |
甲基丁烷基酮(MIBK) | ◎ | ◎ | ◎ | ◎ | ◎ | |
甲基戊基酮(MAK) | ◎ | ◎ | ◎ | ◎ | ◎ | |
甲基丙基酮 | ◎ | ◎ | ◎ | ◎ | ◎ | |
环已酮 | ◎ | ◎ | △ | ◎ | △ | |
酯 | 乙酸乙酯 | ○ | ◎ | ◎ | ◎ | ◎ |
n-乙酸丁酯 | ◎ | ◎ | ◎ | ◎ | ◎ | |
甲基乙氧基乙酯 | ◎ | ◎ | ○ | ◎ | ○ | |
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 ◎ | ◎ | ○ | ◎ | ○ | |
丁基乙氧基乙酯 | ◎ | ◎ | ○ | ◎ | ○ | |
1-二甲基-2-乙酸丙酯(PGMEA) | ◎ | ◎ | ○ | ◎ | ○ | |
醚 | 甲基溶纤剂 | ◎ | ◎ | ◎ | ◎ | ◎ |
溶纤剂 | ◎ | ◎ | ○ | ◎ | ○ | |
丁基溶纤剂 | ◎ | ◎ | ○ | ◎ | ○ | |
1-二甲基-2-丙醇 | ◎ | ◎ | ◎ | ◎ | ◎ | |
芳香族 | 苯 | △ | ○ | ○ | △ | ○ |
甲苯 | ○ | ◎ | ○ | ◎ | ○ | |
o-二甲苯 | ◎ | ◎ | × | ◎ | × | |
m-二甲苯 | ◎ | ◎ | × | ◎ | × | |
p-二甲苯 | ◎ | ◎ | ○ | ◎ | ○ | |
乙烯 | × | × | ◎ | × | × | |
乙苯 | ◎ | ◎ | ○ | ◎ | ○ | |
氯气 | 二氯甲烷 | △ | △ | ○ | △ | ○ |
三氯乙 | △ | △ | ○ | △ | ○ | |
其他 | N-甲基-2-烷酮 | ◎ | ◎ | △ | ◎ | △ |
二甲基甲酰胺(DMF) | ○ | ◎ | ◎ | ○ | ◎ | |
二甲基乙酰胺(DMAC) | ◎ | ◎ | ○ | ◎ | ○ | |
二甲基碳酰胺(DMC) | ○ | ◎ | ◎ | ○ | ◎ | |
四氯呋喃(THF) | ○ | ○ | ◎ | ○ | ◎ | |
注:◎--优 ○--良 △--中 ×--下 |
七、 装置名称和型号
<p style="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padding: 0px;color: rgb(85, 85, 85);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