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参考价: 订货量:
20000 1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2020-05-27 16:23:31
548
属性:
处理量:8m³/h;加工定制:是;
>
产品属性
处理量
8m³/h
加工定制
关闭
潍坊鲁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潍坊鲁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延保会员
收藏

组合推荐相似产品

产品简介

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将高效膜污水分离技术和传统的活性污染物分离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这种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所有污水之中蕴涵的微生物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之上,从而

详细介绍

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组成部分

(1)格栅井

设置目的:

在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格栅井设置钢筋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框式。

(2)调节池

设置目的: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又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设计特点:

调节池设计为玻璃钢结构。

(3)调节池提升水泵

设置目的: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设计特点: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潜污泵设置二台,液位控制,水泵采用无堵塞撕裂杂物泵。

(4)A級生物处理池(缺氧池)

设置目的:

将污水进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靠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道O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设计特点:

内置高效生物弹性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能,同时可调节成为O级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池设计为玻璃钢的箱体。

(5)O级生物处理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设置目的:

该池为本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较高的有机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时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

设计特点:

该池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充氧曝气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池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池中填料采用弹性立体组合填料,该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不结团堵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对水中气泡作多层次切割,更相对增加了曝气效果,填料成笼式安装,拆卸、检修方便。

该池分二级,使水质降解成梯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设计采用相应导流紊流措施,使整体设计更趋合理化。

池中曝气管路选用优质ABS管,耐腐蚀。曝气头选用微孔曝气头,不堵塞 ,氧利用率高。

该池设计为玻璃钢的箱体。

(6)沉淀池

设置目的: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

水处理设备---使用及注意事项

 1.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曝气生化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a.根据具体情况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进气量。
 b.曝气池应通过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进行工艺控制。 c.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d.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e.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f.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曝气时间、污泥浓度、泥龄或其它,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曝气池水温不能高于38℃,过高时,应在采取降温措施后,方可继续进水!
 g.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
 h.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钠或氢二钠 
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活性污泥培养 
活性污泥培养的实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处理系统中产生并积累一定量的微生物,其培养方式主要有连续式和间歇式。 
1.连续式培养:连续式培养是指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活性污泥培养方式。选择该种培养方式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进水,即日进水量至少可以满足一台进水泵24小时的水量,连续式培养的优点是培养时间短,微生物所需驯化时间短。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来水量的大小确定进水泵开机台数和生物池开启组数,格栅机、沉砂池、二沉池全开,开启外回流泵(若有内回流泵,选择不开),回流量控制在大于,曝气区溶解氧大于2mg/l,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于0.3m/s,流速不小于0.2m/s,连续运行。在此过程中,每天做好各项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当sv%达到10%以上时,活性污泥培养即告成功,此时的出水BOD5、SS、COD等指标一般可达到设计要求。 
2.间歇式培养:间歇式培养是按进水、曝气、沉淀、撇除上清液等四个阶段往复循环的培养方式,是在进水量小不能满足连续运行的一种培养方式。其特点是微生物积累周期长,驯化时间长,操作工作量大。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同时开启进水泵、格栅机、沉砂池,待生物池充满水后开始曝气,同时停止进水,定时测量生物池,当COD、SS明显小于进水时停止曝气,沉淀2小时后再进水,同时撇除上清液。在此过程中的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及完成的标志同连续式培养。

 

上一篇:豆制品厂废水处理设备 下一篇: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热线电话 在线询价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