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垃圾分类难推行不在垃圾桶不妨引入阶梯式收费

2014/7/18 15:57:29
6365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垃圾分类 环保设备 垃圾分类
导读:垃圾分类难,难在哪里,仅仅在于垃圾桶吗?试点城市14年只是多了几个垃圾桶,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除了分类意识不足,模糊的分类标准也是极大阻碍。专家建议因地制宜引入阶梯式收费。
  导读:垃圾分类难,难在哪里,仅仅在于垃圾桶吗?试点城市14年只是多了几个垃圾桶,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除了分类意识不足,模糊的分类标准也是极大阻碍。专家建议因地制宜引入阶梯式收费。



垃圾分类难推行不在垃圾桶 不妨引入阶梯式收费  
  垃圾分类难推行问题不在垃圾桶
  
  尽管小区门口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但仍然各种垃圾混杂、免费发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也被用来装其他垃圾……这样的情景在不同城市都能见到。在北京、杭州等地,垃圾分类试点已推行14年,却未见明显实效。
  
  其实,很多国家在推行垃圾分类之后,效果显著,为何在我们这儿,却只是多了几个花哨的垃圾桶?显然,问题不是出在垃圾桶上。
  
  有人说,这是因为分类意识不足。有采访对象称,大部分居民刚开始都没有养成把垃圾分类的习惯,扔进垃圾桶时也是哪个近扔哪个,如果遇上垃圾桶盖子都盖着,直接往盖上一放就完事。意识不足的确是原因之一,却不是关键的原因。首先,从各地推行垃圾分类的举措来看,分类标准模糊。杭州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对应四种颜色的垃圾箱。问题是,哪些垃圾有害?哪些垃圾可回收?厨房垃圾倒是好办,可厨房垃圾中也必定有有害、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如此模糊的标准,分不分类并无太大区别。
  
  更重要的是事后无法回收。大部分垃圾都有两个去向,能烧的都送到发电厂焚烧,烧不了的就送到垃圾填埋场,这意味着所谓分类几乎都是在做无用功。分类的标准和后的处理不衔接不相干,这样的形式主义完全是浪费精力。
  
  过分强调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实际上掩盖了垃圾分类推行方面存在的不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新加坡,可回收垃圾被分为玻璃、纸、塑料制品、金属四大类,每类回收物又被细分成几种具体的垃圾,比如,纸被分为报纸、杂志、书籍、包装纸。分类后的垃圾可以与后端处理对接。对违反规定乱扔垃圾者处以500新加坡元的罚款。
  
  从这些经验来看,首要一点是垃圾分类细致清晰,居民知道什么垃圾放在什么位置。其次是分类垃圾和后端处理能够衔接。后是违规者要受处罚。垃圾分类是要节约资源,而不是摆几个分类垃圾桶玩概念,赶新潮,更不是走形式浪费社会资源。
  
  垃圾分类见实效不妨引入阶梯式收费
  
  “垃圾围城”挤占老百姓的生存空间,已经成为近年来的城市化痼疾。据报道,目前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面临垃圾困局。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为有效处理垃圾,促进垃圾的循环再利用,2000年起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在法规、政策、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对垃圾分类进行探索和实践。然而事实表明,“仅多了几个垃圾桶”。
  
  有专家认为,我国缺乏一部全国性的垃圾分类相关法律,应加强立法,提高重视程度。其实,我国虽无专门的“垃圾分类法”,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关于垃圾分类的规定,单从立法看并不乏根据,真正欠缺的是有效的执行。
  
  以杭州为例,“大部分居民刚开始都没有养成把垃圾分类的习惯。”此外,“即使居民分类捡运,但也没有回收利用的地方。”再者,经费不足也是掣肘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原因。
  
  由此看来,力推垃圾分类见实效还需对症下药。加强宣传教育固然重要,核心策略仍需调动起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主动性、积极性。笔者认为,利益引导不失为一条捷径。参考其他国家垃圾从量收费的制度,借鉴我国阶梯水价、电价的模式,不妨明确立法推出“阶梯式垃圾费”。
  
  一方面,多制造生活垃圾的,应当多缴纳垃圾费,体现公平原则。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按户垃圾袋实名制,督促居民主动分类。同时,对于坚持垃圾分类的居民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相信每个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作出正确选择。广州经验可供借鉴。《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阶梯式计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垃圾处理费的阶梯计费级差为1:1.5:2……分类后的餐厨垃圾不执行阶梯式收费管理。”
  
  另一方面,阶梯式收费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在垃圾分类建设领域的经费不足问题。通过专款专用推动垃圾回收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彻底改变焚烧、填埋的处理垃圾老套路,让厨房垃圾回归土地、塑料垃圾进行循环再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绿色再生。
  
  当然,阶梯式收费仅仅是治标之策,治本之法仍需“政府重视,财政投入,科技支撑,文化,民众参与”多方联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过,就垃圾围城的大都市而言,一部全国性垃圾分类立法远水不能解近渴,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性法规引入阶梯式收费,值得一试。

热门评论

上一篇:垃圾围城何解 环保界呼吁勿“妖魔化”垃圾发电

下一篇:从强制到自觉的华丽蜕变 垃圾分类推广之路漫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