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陈吉宁接掌环保部呼唤担当公众参与渐成新常态

2015/3/2 11:31:58
5099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备工业污水处理设备陈吉宁
导读: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首开媒体会,称将为蓝天、青山、绿水不断努力。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首开媒体会,称将为蓝天、青山、绿水不断努力。30余年高速增长,中国也付出沉重代价:当江河不再清澈,当雾霾遮蔽了蓝天,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的发展,还能持续多久?面对污染,人人同呼吸。痛下决心,铁腕治污,呼唤智慧、勇气与担当。陈部长,加油!

  
  陈吉宁接掌环保部呼唤担当 公众参与渐成新常态
  
  水污染治理专家成为年轻部长
  
  日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免去周生贤的环境保护部部长职务,任命陈吉宁为环境保护部部长。据相关媒体统计,51岁的陈吉宁成为目前国务院25个组成部门中年轻的部长,也是一名“60后”部长。
  
  陈吉宁1964年2月出生,吉林梨树人。他198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在获得清华学士、硕士学位后,远赴英国求学,期间转学转专业,1993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的博士学位。在环保界,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领域,陈吉宁有着很高的声誉。
  
  2006年,陈吉宁升为清华大学副校长。2015年1月28日,陈吉宁被任命为环保部党组书记。环保部原部长周生贤出生于1949年,已到退休年龄。
  
  陈吉宁是现今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年轻的部长,也是一名“60后”。
  
  作为环境工程专家,陈吉宁接掌环保部,燃起社会公众对“水清天净”的期待,盼望这位环保专家给中国环保带来“新风”。自2015年1月28日陈吉宁从清华大学校长调任环保部党组书记那天起,他的一言一行已引人瞩目。外界认为,陈吉宁能赴任环保部,除了其治校的优异表现,另一大原因就是他是的环保学者。
  
  治污从哪儿下手
  
  被正式任命为环保部部长48小时后,陈吉宁昨日公开亮相,主动选择与媒体见面。座谈会上,陈吉宁也对外表述了他带领下的环保部即将做的工作。
  
  他说,需要切实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我们过去环保不守法是常态,现在要把这个反过来,让守法成为常态,”他说,“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守法,这是高要求,是底线的要求。如果连守法都做不到,我们何谈环境保护呢?”
  
  被称为“史上严”的新环保法今年开始正式实施。陈吉宁说,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困难,如对企业排污的举证问题还存在难以执行的地方,环保法中所说的“地方政府负责本区域环境质量”也并不特别明确,“什么叫地方责任?”陈吉宁反问道。
  
  此外,在环保法中规定的生态损失鉴定和评估方面也有执行难度。陈吉宁说,因为环境污染会带来很多间接的影响,“长期累积带来的影响并不会直接让一个人死掉,这使得现在有些技术规定不大好界定,”因此,他说,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新法实施过程中逐步细化,这也是环保部接下来要做的件工作。
  
  谈及环保部门自身时,陈吉宁说,环保从来不是环保部门个人的事情,环保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让广大公众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这涉及必须信息公开,”他表示,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与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务,积极监督环境领域及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今年是“十二五”后一年,中央已开始筹划“十三五”工作。陈吉宁说,、总理多次对环保工作提出指示和要求,环保部需要将这些落实到可执行的施工图上,“扎实认真做事。”
  
  上月初,中央巡视组在反馈对环保部巡视工作的通报时,指出包括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陈吉宁说,必须要结合环保部的整改,转变环保部自身作风,“打铁还需自身硬”,他说,环保部需要勇于担当,作风过硬,工作透明,切实推动环保工作的转变,“我想这是我们短时期要做的重点工作。”
  
  公共领域的新常态
  
  与此同时,陈吉宁注定无法在被任命为环保部长之后,做几天安静的美男子了。
  
  前天刚获得任命的他,如果昨天打开朋友圈,会发现自己被迫切需要。因为,一个叫柴静的前央视主持人,一岁孩子的妈妈,自掏腰包花了100万,用了一年时间,赶在两会之前,制造出了有雾霾以来,让人躲不过去的一次全民热点。
  
  据陈部长自己对媒体说,他昨晚认真看了柴静的片子,今早专门给她发了短信表示感谢。不过柴女神的意义,可远不止朋友圈里手指刷僵都避之不及的雾霾。
  
  事实上,在2014年多次提及协商民主的过程中,有句大白话流传很广,“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
  
  这话并不是客气,因为他在不同场合变着花样强调过几次政治协商,据了解,后来下发的相关文件也很给力。一个话题,领导人讲一次有可能是因为工作,反复讲一定是因为真的在乎。
  
  政治协商需要人的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摆出来的花架子。对抗雾霾是柴静的个人诉求,也是无数人的个人诉求,公民提出个人诉求,终成为公共议题,肯定会成为中国未来政治生活的常态。
  
  实际上,这种通过公民或自组织,参与到政治和社会重大议题的现象,已经开始展示出生命力。近年来,折腾的免费午餐、大病医保;想起柴静的前同事崔永元自费去调查转基因问题;想起中国有许多的环境组织和记者,可能没那么,但做的事儿让人钦佩。
  
  今天看到有分析说,柴静在做的是类似西方的“院外游说集团”,为特定利益集团影响民意;有分析说,这里面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有分析说,这种做法反映了中产阶级的保守……
  
  总之吧,键盘党什么都能写出来。要么不了解国情,要么不相信人性。
  
  如果不对这种公民或组织表达诉求的方式予以鼓励,在这个国家通往现代化的路上,我们一定会吃各种各样的苦,才能明白这有多重要。许多问题,是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的;许多行政手段,是要被人民的愿望催生出来的。如果你要看不尊重这种规律的后果,昨天似乎就有个现成的例子。

热门评论

上一篇:多地聚焦生态环境 PPP盛宴有望领跑资本市场

下一篇:企业资本疯狂涌入 空净行业隐藏“变数”浮水面

相关新闻